题目结构概述
一份题目应该由以下成份组成,其中加粗项为必须包含项。
- 题目
- 题目背景
- 问题描述
- 输入格式
- 输出格式
- 样例 $x$ ($x$ 是汉字小写且不得小于 $1$)
- input
- output
- explanation
- 数据范围与约定
- 下载
- 提示
- 来源/鸣谢
其中,如果你能找到原题(线下比赛必须是比赛时下发的题面,线上比赛必须是原 OJ 的题面),则也可以按照其排版,可以不遵守下面的规范。
非传统题,也可不遵守下面的规范。
每一部分题面需要注意什么
整个题面
汉字和英文、英文和公式、汉字和公式之间,应当使用一个空格隔开。
汉字和标点、公式和标点之间,不应当使用空格。
公式内的标点是英文标点(公式内文字除外)。公式间的标点看下文。
关于数学的内容应在数学环境中书写。变量是斜体,比如 $n$$n$
;数字、常量使用 mathrm 正体,比如 $19260817$$19260817$
、$\mathrm{\pi},\mathrm{e},\mathrm{i}$$\mathrm{\pi},\mathrm{e},\mathrm{i}$
; 自定义函数是斜体,一些约定俗称的函数则依照约定来,比如 $f(x), \gcd(x,y), \mu(x), \sin tx$$f(x), \gcd(x,y), \mu(x), \sin tx$
。公式请按照 LaTeX 标准来,不要出现 $1e6$,$x<=y$ 之类奇怪的东西。
中文引号最好使用“”。
如果上下文皆为外语(公式不算),括号必须使用外语括号,否则括号必须是中文括号。
多个语种之间(编程语言算为英语)的标点符号以使用人数多的那种语言为准,但简体中文标点是优先级最高的。
方括号最好使用【】,例如【SDOI2017】之类的。
markdown 的标题井号和标题内容之间打一个空格。
样例中的 input/output/explanation 必须是四级标题,别的项目必须是三级标题,除此之外,不允许再使用标题。
下划线可以用 <u>something</u>
这么写出来。
一些计算机文字,比如“输出"AYE"”应用<samp>xxx</samp>
包裹,标签、行内代码前后可以不加空格。
表格应以图片的形式给出或者使用下面的模板,最好使用 LaTeX 排版。左右两边开口,表格表头两侧以及表格内容离表头最远的那条线应该加粗。如果用 Word,则应去掉其回车符。
图片不得有水印。
题目背景
如果有这部分,则必须放在题目最开始,且不允许使用标题样式。
问题描述、输入格式、输出格式
无特殊要求。
样例
input/output 中的内容应用<pre>xxx</pre>
包裹。
数据范围与约定
数据范围的提示不用加粗,比如**数据范围:**blabla
是没有必要的。
数据范围若是文字,则是对于 $60\%$ 的数据,blabla
这样的。
数据范围若是表格,则参考上文。
提示、来源/鸣谢
无特殊要求。
一些例子
简单题面例子
表格:
<table class="table table-bordered table-text-center table-vertical-middle">
<thead>
<tr>
<th style="text-align:center;">title1</th>
<th style="text-align:center;">title2</th>
</tr>
</thead>
<tbody>
<tr>
<td style="text-align:center;">$1$</td>
<td style="text-align:center;">$1$</td>
</tr>
<tr>
<td style="text-align:center;">$1$</td>
<td style="text-align:center;">$1$</td>
</tr>
</tbody>
</table>
空白的题面
### 问题描述
### 输入格式
### 输出格式
### 样例一
#### input
<pre>
</pre>
#### output
<pre>
</pre>
### 数据范围与约定
**时间限制:** $1\mathrm{s}$
**内存限制:** $256\mathrm{MB}$
这是 # 32:【SDOI2008】仪仗队
### 问题描述
作为体育委员,C 君负责这次运动会仪仗队的训练。仪仗队是由学生组成的 $N \times N$ 的方阵,为了保证队伍在行进中整齐划一,C 君会跟在仪仗队的左后方,根据其视线所及的学生人数来判断队伍是否整齐(如下图)。

现在,C 君希望你告诉他队伍整齐时能看到的学生人数。
### 输入格式
共一个数 $N$。
### 输出格式
共一个数,即 C 君应看到的学生人数。
### 样例一
#### input
<pre>
4
</pre>
#### output
<pre>
9
</pre>
### 数据范围与约定
对于 $100\%$ 的数据,$2 \leq N \leq 40000$。
**时间限制:** $1\mathrm{s}$
**内存限制:** $256\mathrm{MB}$
复杂题面例子
这是 #35:【NOIP2016】天天爱跑步
### 问题描述
小 C 同学认为跑步非常有趣,于是决定制作一款叫做《天天爱跑步》的游戏。《天天爱跑步》是一个养成类游戏,需要玩家每天按时上线,完成打卡任务。这个游戏的地图可以看作一棵包含 $n$ 个结点和 $n-1$ 条边的树,每条边连接两个结点,且任意两个结点存在一条路径互相可达。树上结点编号为从 $1$ 到 $n$ 的连续正整数。
现在有 $m$ 个玩家,第个玩家的起点为 $S_i$,终点为 $T_i$。每天打卡任务开始时,所有玩家<u>**在第 0 秒**</u>同时从<u>**自己的起点**</u>出发,以<u>**每秒跑一条边**</u>的速度,不间断地沿着最短路径向着<u>**自己的终点**</u>跑去,跑到终点后该玩家就算完成了打卡任务。(由于地图是一棵树,所以每个人的路径是唯一的)
小 C 想知道游戏的活跃度,所以在每个结点上都放置了一个观察员。在结点的观察员会选择在第 $W_j$ 秒观察玩家,一个玩家能被这个观察员观察到当且仅当该玩家在第 $W_j$ 秒也<u>**正好**</u>到达了结点 $j$。小 C 想知道每个观察员会观察到多少人?
<u>**注意**</u>: 我们认为一个玩家到达自己的终点后该玩家就会结束游戏,他不能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被观察员观察到。即对于把结点 $j$ 作为终点的玩家: 若他在第 $W_j$ 秒<u>**前**</u>到达终点,则在结点 $j$ 的观察员<u>**不能观察到**</u>该玩家;若他正好在第 $W_j$ 秒到达终点,则在结点 $j$ 的观察员<u>**可以观察到**</u>这个玩家。
###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两个整数 $n$ 和 $m$。其中 $n$ 代表树的结点数量,同时也是观察员的数量,$m$ 代表玩家的数量。
接下来 $n-1$ 行每行两个整数 $u$ 和 $v$,表示结点 $u$ 到结点 $v$ 有一条边。
接下来一行 $n$ 个整数,其中第个整数为 $W_j$,表示结点出现观察员的时间。
接下来 $m$ 行,每行两个整数 $S_i$ 和 $T_i$,表示一个玩家的起点和终点。
对于所有的数据,保证 $1 \leq S_i,T_i \leq n$,$0 \leq W_j \leq n$。
### 输出格式
输出 $1$ 行 $n$ 个整数,第 $j$ 个整数表示结点 $j$ 的观察员可以观察到多少人。
### 样例一
#### input
<pre>
6 3
2 3
1 2
1 4
4 5
4 6
0 2 5 1 2 3
1 5
1 3
2 6
</pre>
#### output
<pre>
2 0 0 1 1 1
</pre>
#### explanation
对于 $1$ 号点,$W_i=0$,故只有起点为 $1$ 号点的玩家才会被观察到,所以玩家 $1$ 和玩家 $2$ 被观察到,共有 $2$ 人被观察到。
对于 $2$ 号点,没有玩家在第 $2$ 秒时在此结点,共 $0$ 人被观察到。
对于 $3$ 号点,没有玩家在第 $5$ 秒时在此结点,共 $0$ 人被观察到。
对于 $4$ 号点,玩家 $1$ 被观察到,共 $1$ 人被观察到。
对于 $5$ 号点,玩家 $1$ 被观察到,共 $1$ 人被观察到。
对于 $6$ 号点,玩家 $3$ 被观察到,共 $1$ 人被观察到。
### 样例二
#### input
<pre>
5 3
1 2
2 3
2 4
1 5
0 1 0 3 0
3 1
1 4
5 5
</pre>
#### output
<pre>
1 2 1 0 1
</pre>
### 数据范围与约定
每个测试点的数据规模及特点如下表所示。提示:数据范围的个位上的数字可以帮助判断是哪一种数据类型。

如果你的程序需要用到较大的栈空间(这通常意味着需要较深层数的递归),请务必仔细阅读下载内容中的文本 running.pdf,以了解在最终评测时栈空间的限制与在当前工作环境下调整栈空间限制的方法。只提供 Linux 下的方法。
**时间限制:** $2\mathrm{s}$
**内存限制:** $512\mathrm{MB}$
### 下载
[下载内容](http://www.lfyzit.com/download.php?type=problem&id=35)
数据管理
建议提交记录全选择为所有人